1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19年江苏物理高考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1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19年江苏物理高考卷1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19年江苏物理高考卷


1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19年江苏物理高考卷


1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19年江苏物理高考卷


吉林、浙江、江苏和山西4省在2000年高考中实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并把“调”科目确定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象这样较大规模地实施综合能力测试,在我国高考还是次。综合能力测试和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一样,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担负着为高校选拔新生的重任。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共有两种试卷,一是山西卷,一是吉林、江苏和浙江卷(以下简称三省卷)。两卷涉及的考试科目、试卷满分和考试时间是一样的,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学科,试卷满分为2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中心为山西省单独命题,主要是为支持该省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是由命题教师根据命题进行编制的,体现了下列指导思想,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中学所学理化生3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主要是指编制试题所用的素材不一定来源于依据大纲编写的教材,但考查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山西卷和三省卷的命题依据不同的教学大纲。在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方面,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与、科技发展的联系。考虑到我国中学目前主要是实施分科教学而很少设置综合课程的现状,在编制试题过程中,贯彻了“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的原则。学科内综合类试题在以往的单科试卷中出现过,往往因涉及多个知识点而比考查单个知识点的题目难;跨学科综合题则不同,一道题常常要涉及到理化生中2~3个学科的多个知识点。

二、试卷的设计

试题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编制水平直接关系到考试质量的高低。搞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为此,在明确考试目的的前提下,我们遵照高考改革的指示精神,结合现代教育测量理论与自然学科的特点,在借鉴国外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对2000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和内容、试卷结构和难度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讨论,形成了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并按此完成了编题和组卷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考试目标

分析和制定考试目标是命题工作中比较困难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学科专业知识、心理与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制定出的考试目标应该明确、具有可作性。我们认为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与高中阶段相关学科的教学目标总体是相适应的。它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考生能够解释和说明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的含义;能定量地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2)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考生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3)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考生能理解常见图、表包含的主要信息,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4)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考生能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能解释和说明自然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和成果及其对发展的影响,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考试内容

确定考试目标和内容是命题的首要环节。在考试内容确定方面,山西卷是依据(原教委)基础教育司1996年颁布的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供实验用)进行的;三省卷则是依据(原教委)1990年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进行的。为支持山西省参加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其考试范围与三省有所不同。山西卷的考试范围包括理化生3个学科的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而三省卷的生物学科只考必修部分,理化考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从内容上看,两种卷都是考查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过的理化生3个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考试目标上看,两种卷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试卷中有部分试题是相同的,关于考试内容的比例,理化生3个学科内容在试卷中的占分比例是参照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确定的,与各学科总课时数之比例相当。根据山西省执行的新版课程和使用的试验教材,以及吉林、江苏和浙江三省执行的1990年版课程和使用的相关教材,确定山西卷中理化生三科内容的占分比例为1:1:1;三省卷的相应比例为4:4:2。为便于阅读和比较,现将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内容及其占分比例归纳成表1。

表1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及其占分比例

考试内容

山西卷

三省卷

试题的分数

试题的分数

物理

化学

生物

86

33.5

33.5

33.0

104

104

52

40

40

20

3.题量和题型比例

教考试[1999]6号文件规定,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原始分满分为2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整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分数比例大体为5:5。参照上述文件精神,对试卷的题量、题型以及题型的占分比例进行了确定,将两种卷的总题量均定为31道,其中选择题22道,非选择题9道。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2类。选择题是四选一型,每题5或6分,共130分;非选择题形式较多,有填空、计算、实验设计等,占130分。在确定题量时,也考虑到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特点,强调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4.难度分布

教育测量理论认为,对试题难度水平的确定取决于考试的目的。如果考试的目的是用于选拔和录用人才,就应该努力使试卷的难度值接近录取率。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比1999年有所增加,招生数量的扩大意味着录取率的提高,也意味着对试题的难度提出了较低的要求。综合能力测试在我国是首次试行,一般来说,为高考试点省准备的试题不宜过难,基本定位在中等水平左右,这样可以支持和鼓励试点省的工作。在确定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难度时,也考虑了这一点,但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编制的试题要能把各种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也即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因此在设计试卷时,我们认为整个考试的难度应呈正态分布,题目的难度应分布广一些,梯度应大一些,即试卷中中档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应相对大一些,难题和易题占的分数比例应相对小一些。此外中档题的区分度比较好,而难题过多或易题过多都不会对中学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等因素,也是设计试题难度分布时考虑的一个方面。

5.组卷原则

组卷是命题工作较后的一个环节。组卷的原则通常是严格按照命题进行,考试目标、内容及占分比例,题量、题型的种类及占分比例,全卷试题的难度分布应基本符合预定的要求。入选的试题主要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应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三、考试结果分析和评价

为积累综合考试命题工作的经验,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结束后,我们通过到试点省调查、分析统计数据等形式对综合考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从以下几方面予以介绍。

1. 考试目标和内容

前面介绍了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查的目标和内容,表2-3说明了实际考查的目标和内容。

表2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表(山西卷)

目目标

内容

试题分数

试题总分

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学科间综合内容

12(25)

33.4

学科内容

69(17、18、19、20、21、22、29、30)

12(31)

81

31.2

化学(必、选修)

40(11、12、14、15、16、26)

6(13)

46

17.7

生物(必、选修)

41(2、3、4、5、7、8、9)

5(1)

46

17.7

试题总分

225

24

260

6.5

6.5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学表示题号,下同。

表3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三省卷)

目目标

内容

试题分数

试题总分

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学科间综合内容

64(5、8、23、27、28)

10(25)

74

28.5

学科内容

82(15、16、17、18、19、20、21、22、29、30)

15(31)

37.2

化学(必、选修)

52(6、7、9、11、12、13、26)

6(13)

58

22.3

生物(必、选修)

26(2、3、4、24)

5(1)

31

试题总分

224

31

5260

86.2

表4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山西卷)

目目标

内容

试题分数

试题总分

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学科间综合内容

6(6、10、23、24、27、28)

学科内容

8(17、18、19、20、21、22、29、30)

1(31)

929.0

化学(必、选修)

6(11、12、14、15、16、26)

1(13)

生物(必、选修)

7(2、3、4、5、7、8、9)

1(1)

825.8

试题总量

27

22

31

6.5

6.5

注:表4和5是以试题数量为标准进行的统计

表5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三省卷)

目目标

内容

试题分数

试题总分

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学科间综合内容

5(5、8、23、27、28)

619.4

学科内容

10(15、16、17、18、19、20、21、22、29、30)

1(31)

35.5

化学(必、选修)

52(6、7、9、11、12、13、26)

1(14)

929.0

生物(必、选修)

4(2、3、4、24)

1(1)

516.1

试题总量

27

31

31

9.7

3.2

从上述表中不难看出,山西卷中理化生三科的单科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占分比例分别是31.2%、17.7%和17.7%,学科间综合内容(含理化生中2科或3科内容)的试题占分比例为33.4%(见表2);三省卷中理化生三科单科试题的占分比例分别是37.3%、22.3%和11.9%,学科间综合的占分比例为28.5%(见表3)。对三省卷的具体题目和及其所占分值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理化生三科的总分分别是103、99和58,与4:4:2这一比例接近,即3个学科的占分比例与课程规定的总课时数的比例基本相当,符合命题要求。从表4和5还可以看出,试卷大部分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占87.1%),而对考生应用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等的考查相对少一些。考试后反馈的信息表明,中学界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反映不一。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就单一学科来说,其考查的内容相对较少,不如以往单科试卷考查全面;各科中都有一些主干内容不能得到考查,而个别非主干内容却得到了考查,即试题内容与大纲和教材的主干内容一致性不够充分,并认为这对于全面衡量学生对单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担心会给今后的中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阅卷教师大多是大学教师,一些教师在肯定这种考试模式的同时,也指出了考试内容偏离学科主干内容这一问题。

对于“试题内容与大纲和教材的主于内容一致性不够充分”这类问题,从对高考改革的指示中似乎可以找到一些解释,教考试[1999]6号文件明确指出,“综合考试”首先是学科内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由于“综合卷”存在跨学科的试题,又是三科合卷,因此命题时对每一学科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说要服从于试卷或试题的总体设计和构思,很难保证每一学科考查的都是各自学科基本、主干和核心的内容。当然,就学科内综合的试题来说,要做到这点是比较容易的。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学科的主干、核心内容,还是非主干、核心内容,对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说,都是重要的。

2.题量

从考试结果看,试点省对题量和题型等情况反映不一。有的认为试卷的长度较为合理、题量基本适中;有的则认为题量不足,考查的知识点偏少,对中等以平的考生不公平,使他们不能全面施展才能,而且在考场上的剩余时间过多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希望今后试卷的题量能大一点;还有的对赋分值存有异议。例如认为选择题的单道小题的分值偏高,考生如果做错一道就意味着要失去5、6分,比较可惜,没有过去单科卷中的选择题的赋分值(每道2~4分)合理;又如在非选择题中,有的难题反而比容易题的分值低,导致其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智力付出不成比例。我们认为,对综合卷的评价本身就有一个按什么标准的问题,这是可以进一步讨论的。例如适当减少题量,本来是可以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但却影响到对知识点的覆盖度和考试的效度;又如关于非选择题的赋分值问题,怎样才是合理的,是以其本身的难度还是以所考查的知识或能力的地位来确定呢?这也是值得研究的。

鉴于试卷的题量和赋分值都与试卷的满分值有关,因此确定试卷的满分值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我们认为确定试卷的满分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的方面比较多,如分数如何使用的问题;分数对中学教学影响的问题,如果综合考试的分数是作为高考录取时统一划定的资格分,那么试卷满分是多少关系不大;如果是作为各高校的具体投档分,那就要认真研究了。2000年的情况是,综合考试分数记入总分并参与划线和投档,在实际录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将来分数还是这样使用,我们认为应该考虑对综合卷的满分作一些调整,建议在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满分和题量,以便与“3+2”科目组总分相当,避免试点省和非试点省市高考总分的别,造成高校录取时对分数理解上的异。此外,对一些中学由于理化生三科加起来才260分,而减少这三科的课时数,从而影响今后这几科教学质量的事实也不应忽视。

3.难度、区分度、信度

表6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统计数据

科目样本量平均分难度标准分半信度Alf信度

理科综合(三省卷) 2023 172.21 .66 38.40 .8413 .8805

理科综合(山西卷) 1098 114.81 .614 36.10 .8502 .8697

在制定命题的过程中,我们对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难度进行了设计,并把试卷的总体难度定位在中等水平左右。从考后全卷的统计数据看(见表6),两套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614和0.66,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和考生考后的感觉似乎有一定的距,他们普遍认为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的难度较低。实际上,如果从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的统计数据看,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1999年物理、化学的单科考试相比,难度值别不大,如1999年物理、化学两科全卷的得分率分别为60.9%和66.8%,2000年物理和化学两科内容的得分率为59.2%,71.2%(据江苏省的统计)。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有多种原因,首要的原因应该是考生对综合能力测试这种形式不熟悉和不适应。从分半信度和Alf信度来看,两套卷的信度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对于多数为选择题的试卷来说,常用分半信度来表示其信度,系数在0.9以上比较合适;而对于多数为非选择题的试卷来说,常用Alf信度来表示其信度,系数在0.8以上比较合适。

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统计数据看(见表7-10),山西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难度分别为0.62和0.26,区分度值分别为0.537和0.676;三省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难度分别为0.75和0.57,区分度值分别为0.715和0.778。两卷中除山西卷非选择题的难度较大外,其他指标都比较好。因为一般认为,区分度的数值达到0.3便可以接受。因此,两卷的选择题和非选题对考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区分能力都很强。

表7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抽样统计数据(山西卷)

题号满分难度区分度

题号满分难度区分度

1.150.970.105

1.360.530.109

1.460.890.183

1.560.580.356

1.660.790.217

1.860.410.273

1.96 0.840.172

1.10 60.690.183

1.11 60.840.289

1.126 0.690.325

1.136 0.470.367

1.146 0.0.133

1.156 0.870.178

1.166 0.420.146

1.176 0.370.287

1.186 0.480.358

1.196 0.370.309

1.206 0.360.313

1.216 0.350.315

1.226 0.400.098

表8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选择题抽样统计数据(山西卷)

题号满分平均分难度标准21.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 时刻振子的位移 ; 时刻 ; 时刻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区分度未答人数零分人数

1.13080.81.6220.968.537 02

2.13034.00.2626.858.676 0221

2.232013.82 .693.258 .24804

2.24159.05.603.406 .236029

2.25126.27.524.077 .123087

2.26103.52.354.297 .2180623

2.27154.97.333.525 .1460221

2.247.10.514.880 .3200111

2.30199.92.525.569 .285094

2.31123.40.282.901 .1100363

表9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抽样统计数据(山西卷)

题号满分难度区分度

题号满分难度区分度

1.150.990.075

1..590.285

1.360.930.256

1.460.0.299

1.560.740.286

1.660.390.138

1.760.750.416

1.860.820.412

1.96 0.950.292

1.10 60.940.373

1.11 60.来到高三,必须重视学习,这是决定你人生的去处,好与坏。不要失望,不要气馁,相信自己,努力学习,你终将会成功!下面是我整理的 高三物理 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890.376

1.126 0.940.355

1.136 0.850.401

1.146 0.300.135

1.156 0.840.439

1.166 0.630.349

1.176 0.930.344

1.186 0.660.283

1.196 0.670.456

1.206 0.670.282

1.216 0.820.427

1.226 0.390.

表8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选择题抽样统计数据(山西卷)

题号满分平均分难度标准区分度未答人数零分人数

1.13097.90.7517.313.715 00

2.13074.31.5724.437.778 01

2.232010.84 .722.743 .55102

2.24154.85.543.042 .5160306

2.25125.95江苏是东部沿海省份,与安徽、浙江、上海等省份毗邻,地理位置相当优越,经济、文化水平也较高,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高考人数也较多,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也拥有较多的高分考生,这就造成了江苏的高考难度较高。.602.303 .350049

2.26104.89.494.672 .5260909

2.27159..504.990 .4620137

2.281313.27 .785.408 .4760239

2.248.94.565.744 .5220160

2.31125.21.354.321 .5200599

如果从单个试题的角度看,按照区分度数值为0.3可以接受的标准,在山西卷和三省卷中不排除个别试题的区分度不合适的情况。从低分组到高分组(G1G2G3G4G5组)考生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上的得分看,两者的一致性在两卷中都是比较好的,也即高分组考生得高分,低分组考生得低分。从统计数据看,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难度、区分度等各项评价指标都是符合教育测量学方面要求的。

四、对考生复习的建议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年综合卷的第25题、31题和14题(仅三省卷有此题)都是考查实验能力方面的试题,该3题的得分率均低于整卷的得分率。从评卷教师的反映看,他们认为这些题比较难评,如第25题,学生五花八门,有的把兔子放在试管中的;有的根本不按题目要求回答,在兔子身上拉口后,往伤口上直接滴品的,这些都反应出了考生生物实验能力的薄弱,应该加强对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数据),以及推导实验结论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培养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这是符合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特点的,也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理化生3个学科内容的占分比例是参照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确定的,与各学科总课时数的比例是相当的,而且命题依据的是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因此考生复习也应按照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进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能力,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知道自然科学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求学生学会在掌握基本知识基础上的融会贯通。三省卷的第24题就是考查这方面能力的,该题需要学生将光合作用和矿质元素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从得分率和阅卷教师的反映看,建议学生在复习中要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注意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此外,考生在审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的命制工作是在边实践、边探索中完成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想。试题突出了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与科技进步、发展方面的联系。

2010年浙江高考理综物理试题19题,为什么不考虑充放电过程?

3、主要测量:

电容器的充放电瞬间完成,对问题的谈论没有影响

电容器的2.281310.67 .822.866 .244021放电时间实际是很短的,除非有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相连,本题中不用考虑放电时间

⑸多次测量取平均不需要,就是根据楞次定律判定

江苏省高考用的什么卷子

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P=W/t=UI,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

江苏高考用的是“全国卷”。

全国卷指的是新课标全国卷,是由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

从2021年开始,江苏采取3+1+2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采用新高考全国卷一;1为物理/历史二选一,2为从化学、生物、、地理中四选二,后3门均为本省自命题。

江苏高考各科分数:

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 。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高考注意事项:

1、高考前的饮食

高考前的饮食问题应该是考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家长总是调样的给考生做吃的。其实高考不需要在饮食有太大的变化,因为高考的能量消耗,和平时上课的能量消耗比较来说,不多。不需要额外吃喝东西,就是平时吃什么,高考前的饮食和平时不多就行。

2、考场熟悉

高考前准备工作之一,前一天都要去熟悉考场。如果在本校考试,当然就没问题。如果到考场在外校,需要熟悉路径,考室的位置,座位的位置。特别注意厕所的位置,不要有陌生感。考试中途如果出现陌生的事物,容易转移注意力。

3、心理调节

高考将至,不少考生会出现失眠的情况,甚至出现身题不适,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考前焦虑所引发的。针对这种情况,建议考生进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行适当的心理调节。

江苏省多少名可以上211

87

江苏211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年是581分,录取位次为26506位次;江苏211物理收分的学校是南京农业大学。

扩展知识;

2023江苏高考难度怎么样?

1、从试卷难度上看。近两年,江苏高考一直采用新高考一卷,新高考一卷只是语数英是一张卷,其它学科为各省自主命题,因此,试卷的难易程度上,没有对比,并不能判断江苏高考难不难。

2、从报考人数上看。2022年,江苏省共有40.6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相比2021年的35.9万,增加了4.7万人。预计2023年江苏高考报考人数还会增加,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无形中也增加了高考难度,本科竞争更加激烈。

3、从高考录取率上看。2022年江苏省高考一本控制线上人数累计113592人,上线率27.98%,其中物理对应上线人数90982人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历史对应上线人数22610人。由此可见,江苏高考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江苏高考:2023年44.5万人参加高考,普通类过本科线考生22.73万人

在公布的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考逐分段统计表中:

历史等科目类:600分以上的考生4244人,特殊类型527分以上的考生27626人,本科474分以上的考生53767人。

物理等科目类:600分以上的考生32621人,特殊类型512分以上的考生115419人,本科448分以上的考生173523人。

也就是说:2023年江苏普通类75(6、10、23、24、27、28)高考,物理等科目类过本科线448分的考生17.35万人,历史等科目类过本科线474分以上的考生5.38万人。过本科线考生共计22.73万人。

江苏今年高考用什么卷

9787

2023年江苏省高考使用的是新高考一卷。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023年江苏省高考试卷采用新高考全国一卷,由命题,试卷押运及高考时间已进入倒计时,2023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开始举行,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全力以赴,再创辉煌,金榜题名!

考试前我们应该进行考前复习,都说临阵磨枪,不亮也光,考前复习能让我们短时间记住很多专业术语,从而提高一定的成绩。考前东西进行准备归纳,比如橡皮,铅笔,准考证一类的东西都需要提前归纳好。尽量少吃一点早点,亦或者早上不要喝水,否则,到考场后,容易闹肚子,影响发挥。

江苏高考的考试题型比较多,包括客观题、主观题、论述题等。除此之外,江苏高考中设置了一些难度较大的考题,考生必须对学科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理解原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难度也就较大。

江苏实施了更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考试规则,加大了考试难度,使得江苏的高考难度较高。并且考题更加难度较大,加上考生素质较高,江苏高考难度也就较高。

2023年高考使用新高考一卷的不止江苏省,新高考一卷适用省份使用的省份还有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试卷涉及科目及命题情况: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高一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及

26.(21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如图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同一竖直平面内水平拉直的绝缘细线一端系一带正电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已知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于重力,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达图中竖直虚线前小球做()

A.平抛运动B.圆周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变速曲线运动

3、如图所示的三条相互平行、距离相等的虚线分别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分别为7V、14V、21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下列说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负电荷,且粒子在a、b、c三点所受合力相同

B.粒子运动径迹一定是a→b→c

C.粒子在三点的动能大小为Ekb>Eka>Ekc

D.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为Epc>Epa>Epb

4、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水平面上方存在着匀强电场,水平面上的带电金属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已知金属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外力F做功32J,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16J,则在此过程中金属块的()

A.动能增加8.0JB.电势能增加24J

C.机械能减少24JD.机械能增加48J

5、“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半径为R的球体体积公式V=43πR3,则可估算月球的()

A.密度B.质量C.半径D.自转周期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与电池连接,a处有一电荷量非常小的点电荷,S是闭合的,φa表示a点的电势,F表示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现将电容器的B板向下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φa变大,F变大B.φa变大,F变小

C.φa不变,F不变D.φa不变,F变小

7、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加速电场,C、D之间有偏转电场,M为荧光屏.今有质子、氘核和α粒子均由A板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打在荧光屏上.已知质子、氘核和α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2∶4,电荷量之比为1∶1∶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种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相同

B.三种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相同

C.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2

D.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4

8、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B串联在电路中,A的长度为L,直径为d;B的长度为2L,直径为2d,那么通电后,A、B在相同的时间内A.QA:QB=2:1B.QA:QB=1:1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C.QA:QB=1:2D.QA:QB=4:1

9、一带电质点从图中的A点竖直向上以速度v0射入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质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变为水平,已知质点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A、B间距离为L,且AB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质点到达B后继续运动可到达与A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C点(未画出),则()

A.质点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34v0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4mg3q

C.从A到C的过程中,带电质点的电势能减小了329mv20

D.质点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为35g

10、如图所示是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那么a、b所示的电阻及这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后图像所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a表示电阻大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

B.a表示电阻小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Ⅱ

C.a表示电阻小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

D.a表示电阻大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Ⅰ

11、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10"cm,bc="5"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A.4AB.2AC.AD.A

12、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装置。现有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mV,短路电流为40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0.20VB.0.10VC.0.40VD.0.30V

13、“为了迎接太空时代的到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在2050年前建造成太空升降机,就是把长绳的一端搁置在地球的卫星上,另一端系住升降机,放开绳,升降机能到达地球上,人坐在升降机里。科学家控制卫星上的电动机把升降机拉到卫星上。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自转周期为24h。某宇航员在地球表面用体重计称得体重为800N,站在升降机中,某时刻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10m/s2垂直地面上升,这时此人再一次用同一体重计称得视重为850N,忽略地球公转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

A.如果把绳的一端搁置在同步卫星上,可知绳的长度至少有多长

B.可以求出升降机此时距地面的高度

C.可以求出升降机此时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

D.可以求出宇航员的质量

14、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Ω,R2=120Ω,R3=40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则()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V

D(5)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 。[来源:KS5U.COM][来源:Ks5u].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V

15、如图所示的电路,a、b、c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其电阻大于电源内阻,当变阻器R的滑臂P向上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b灯中电流变化值小于c灯中电流变化值

B.a、b两灯变亮,c灯变暗

C.电源输出功率增大

D.电源的供电效率增大

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

二、填空题(共9分,每空3分)

16、某中学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m/s。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WB.W

C.WvD.Wv3

三、计算题(共41分)(注意书写要规范、整洁)

17(8分)、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绝缘圆形轨道竖直放置,圆轨道点与一条水平轨道相连,轨道都是光滑的.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为使小球刚好在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求释放点A距圆轨道点B的距离s.已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倍.

18(9分)、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V,电阻R1=21Ω,电动机绕组的电阻R0=0.5Ω,电键S1始终闭合。当电键S2断开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525W;当电键S2闭合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336W,求

(1)电源的内电阻;

19(12分)、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固定轨道ABCDE,其中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AB>R)是竖直轨道,CE是足够长的水平轨道,CD>R。AB与BC相切于B点,BC与CE相切于C点,轨道的AD段光滑,DE段粗糙且足够长。一根长为R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有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P、Q(视为质点),将轻杆锁定在图示位置,此位置Q与B等高。现解除锁定释放轻杆,轻杆将沿轨道下滑,Q球经过D点后,沿轨道继续滑行了3R而停下。重力加速度为g。求:

(1)P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v1;

(2)两小球与DE段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3)Q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v2。

20.(12分)如图所示,同一竖直线的A、B两点,固定有等质量异种点电荷,电荷量为q,正、负如图所示,△ABC为一等边三角形(边长为L),CD为AB边的中垂线,且与右侧竖直光滑1/4圆弧轨道的点C相切,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现把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圆弧的点M静止释放,到点C时速度为v0。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现取D为电势零点,求:

(1)在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φM;

(2)在点C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N为多大?

1D2C3A4A5A6B7B8A9BC10C11A12C13ABD14AC15BC

16、(1)CD(2)2(3)AB

17、R

18、(1)设S2断开时R1消耗的功率为P1,则,

代入数据可以解得,r=1Ω

(2)设S2闭合时R1两端的电压为U,消耗的功率为P2,则,

解得,U=84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代入数据,得I=26A

流过R1的电流为I1,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2,A,

而I1+I2=I,所以I2=22A

由代入数据得,W

19、解析:

(1)(提示:从释放到P到达C全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

(2)(提示:从释放到停下全过程用动能定理,)

(3)(提示:Q到C点时,P离水平轨道的高度为R/2,从释放到此时机械能守恒)

解析:(1)小球由点M运动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UMCQ=12mv20

可得MC两点的电势为UMC=12Q(mv20-2mgR)

又等量异种电荷中垂线上的电势相等,即C、D两点电势相等

故M点的电势为

φM=UMC=12Q(mv20-2mgR)

(2)小球到达点C时,+q与-q对其的电场力F1、F2是大小相等的,有

又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易知F1、F2的夹角是120°,所以二者的合力为F12=kQqL2,且方向竖直向下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N-mg-F12=mv20R

整理得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N=mg+mv20R+kQqL2

高三物理的知识点

2.3010.46 .585.540 .6750143

高三物理知识点1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的 方法 :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1..770.287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高三物理知识点2

1.电流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由低电势点流向高电势点(由负极流向正极)。

2.电流强度:

(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I=q/t

(2)在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1mA=10-3A,1μA=10-6A

(3)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q应为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和。

3.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2)定义式:R=U/I,单位:Ω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流无关。

4★★.电阻定律

(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2)当电键S2闭合时电动机的输出的功率。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2)公式:R=ρL/S。(3)适用条件:①粗细均匀的导线;②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5.电阻率:

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金属);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和绝缘体);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如锰铜和康铜)。

(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且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材料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掺入微量杂质特性。

(3)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超导体。

6.电功和电热

(1)电功和电功率:

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电功W=qU=UIt,这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

(2)★焦耳定律:Q=I2Rt,式中Q表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单位是J。焦耳定律无论是对纯电阻电路还是对非纯电阻电路都是适用的。

(3)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①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电功和电热是相等的。所以有W=Q,UIt=I2Rt,U=IR(欧姆定律成立),

②非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所以有W>Q,UIt>I2Rt,U>IR(欧姆定律不成立)。

高三物理知识点3

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高三物理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

★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

★ 高三物理知识点小归纳

★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归纳

★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梳理归纳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 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

江苏高考物理2023难度

20、

2023年江苏高考物理难度适中。

1(25)

试卷中各部分试题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江苏高考物理试卷在保持“新颖、灵活、扎实”的风格基础上,进一步凸现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全卷难度适中且保持稳定,梯度分布合理,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江苏高考模式:

江苏高考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回答下列问题: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高考科目分数:

江苏高考注意事项:

1、提前熟知新规,诚信应考

根据要求,今年江苏省加大防范手机的力度,严禁携带手机进入考点。考前,所有考生均须签订《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不携带手机进入考点承诺书》。考点入口处均设有智能安检门,所有考生均须经智能安检门安检合格后方能进入考试区域。

2、保持身心健康,自信赴考

考前,考生及同住人员要做好自身健康人。特别注意:尽量不去人员聚集场所,谨防疾病感染。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并将相关情况报告考点或所在中学,避免影响考试。

3、遵守考试规定,沉着备考

考试开始铃响前,不要动笔答题;考试结束铃响后,要立即停止答题(也不要修改、擦除等)。如提前答题、延时答题,一旦被查实,将认定为考试,取消考生当场考试科目成绩。提醒大家务必予以重视,切勿因小失大!

江苏2021理科高考人数是多少人?

1.760.800.256

江苏理科2021高考人数为19万人,全省共设239个考点、9952个考场。(根据规定不再对文理科进去区分,都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选文理科的副科部分进行参考)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2021江苏省新高考录取标准

二、划线⑴画出汽物理(必、选修)车在0~60s内的v-t图线;办法

拓展资料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第19题,是不是有问题,其中分析过程中有1.5R=a,即R+Rsin30°=a,

F1=F2=kQqL2

sin30°=0.(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5,R+Rsin30°=R+0.5R=1.5R=a

哪里的卷子啊,全国有好多卷子呢

我是河南的,希望天津的朋友能够帮助你

祝你11好运

江苏物理高考哪一年最难?

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2007年江苏物理最难,很,只要写解就得分,我亲身经历的,我大题就写了一题,其余都是白卷只考了90,班上一个同学,写了很多解和公式,考了128,呵呵

1、2016年高考全国共有九套试卷,其中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四套,另有、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分省自主命制五套。由于高考试卷不同,难度是有异的。2、其实高考试卷的难度也是因人而异,不同的考生对高考试卷难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江苏省今年高考试卷的难度基本上还是稳定的,高考试卷难不难主要还要看考生本人的答卷体验。

07年江苏物理最难,以至于后面老师阅卷评分,只要写个“解”就给分

2009年,

因为国⑵900m家正在进行高考改革,

所以高考题目都比较新颖。

2010年,

大家都有了上一年的参考,

相对就容易一些。

07年江苏物理最难,以至于后面老师阅卷评分,只要写个“解”就给分

2007年江苏物理难得一比,据听说后来只要写个解就给分,87.1

零九年的上海理综难!

这个。。。每个人觉得难的题目都不一样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