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关键信息题 高考语文各种答题
您好,今天小爱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高考语文关键信息题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语文关键信息题 高考语文各种答题
高考语文关键信息题 高考语文各种答题
1、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一:混淆古今异义【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2、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3、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4、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
5、“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6、考生以今3.标点符号运用题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7、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积累古今异义词。
8、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9、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10、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11、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12、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13、分析与对策:句中的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
14、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15、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16、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17、注意以下两点: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
18、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9、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20、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三:误译文言虚词【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围困周瑜的地方吗?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成了主动者。
21、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22、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四:漏译省略成分【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23、郭异之,持以白王。
24、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
25、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5-04-03 鸦滩初中学校 鸦滩初级中学中考录取
- 2025-04-03 菏泽初中半年制寄宿学校 菏泽私立初中
- 2025-04-03 澄中初中学校 澄中初中部招生范围
- 2025-04-03 磐石国学班怎么样报名的 磐石教育机构
- 2025-04-03 上海大专春考学校 2021年上海春考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