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
其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教育家是哪位?
教育家是苏霍姆林斯基。
“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
“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自1948至1970年一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他认为不能陷入事务的漩涡,也不能官腔官调的行政命令来。
他说“对学校的,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其次才是行政的。”他指出,一个好必先是一个好教师。因此,他本人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常年做班主任工作,并天天坚持听其他教师的课。 他说:“如果我每天不听两节,就算我这一天什么也没做。”“如果今天去区里开会,明天就得补上,听四节课……如果我在一年中没有听过一位教师的至少15至20节课,我就会对他毫无了解。
他把听课和分析课当作的重要工作和滋养自己思想的源泉。他十分重视学校的思想教育。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带动和组织教师全面了解研究儿童,定期举办了研讨会,就某个学生的情况实行教育会诊。
他本人亲自搞调查,作记录,深入研究了178名“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试办了一个6岁入学的预备班“快乐学校”,从预备班到一年级,再连续跟到十年级,一直担任该班的班主任,跟踪观察和研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抓住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个“主要杠杆”,认为这是一非常实际又迫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和他的同事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结合语文教学,模索出一套符合教学过程逻辑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基本技能体系”听、说、读、写12项基本功。
关于教师管理。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作为学校,应该关心爱护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
他说:“教师要精力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有自由时间,以供读书和研究。自由支配时间是根,它滋润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
他对学校里的每一名教师都了如指掌,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育素养,包括: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懂得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知识有较高的培养和工作。
三者不可偏废。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因此,被人尊称为“教师的教师”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学年总结。他把总结工作这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当作把握教育规律的一个要环节。反对自己不动手而分派别人东拼西凑,然后加以“剪辑”的做法,也反对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到年末临时搞突击的做法。
提倡亲自动手,每天每周都要记事,及时整理,不断分析研究,直到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并征求大家的建议或意见。
他认为,总结不应刻板公式化,年复一年一个模式,好的总结应该既是全体教师一年创造性劳动的概括,又是下一年工作的方向和借。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18-1970),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
1926年,入一所7年制的农村学校。1933年毕业,翌年入短期师资训练班,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1941年,卫国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家乡回到当地,任区长。
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1948年开始担任帕夫雷什农村中学。直到1970年逝世,享年52岁。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他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其中较的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的谈话》等。
他生前是的功勋教师、原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获得两枚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的实验学校之一。
主要教育思想 :论教育、论教学 、论学校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被称为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或者是“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的目的,提出了很多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或“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其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教育家是
论学校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自1948至1970年一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他认为不能陷入事务的漩涡,也不能官腔官调的行政命令来。他说“对学校的,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其次才是行政的。”他指出,一个好必先是一个好教师。因此,他本人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常年做班主任工作,并天天坚持听其他教师的课。他说:“如果我每天不听两节,就算我这一天什么也没做。”“如果今天去区里开会,明天就得补上,听四节课……如果我在一年中没有听过一位教师的至少15至20节课,我就会对他毫无了解。”他把听课和分析课当作的重要工作和滋养自己思想的源泉。他十分重视学校的思想教育。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带动和组织教师全面了解研究儿童,定期举办了研讨会,就某个学生的情况实行教育会诊。他本人亲自搞调查,作记录,深入研究了178名“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试办了一个6岁入学的预备班“快乐学校”,从预备班到一年级,再连续跟到十年级,一直担任该班的班主任,跟踪观察和研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抓住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个“主要杠杆”,认为这是一非常实际又迫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和他的同事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结合语文教学,模索出一套符合教学过程逻辑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基本技能体系”听、说、读、写12项基本功。
关于教师管理。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作为学校,应该关心爱护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他说:“教师要精力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有自由时间,以供读书和研究。自由支配时间是根,它滋润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他对学校里的每一名教师都了如指掌,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育素养,包括: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懂得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知识有较高的培养和工作。三者不可偏废。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因此,被人尊称为“教师的教师”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学年总结。他把总结工作这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当作把握教育规律的一个要环节。反对自己不动手而分派别人东拼西凑,然后加以“剪辑”的做法,也反对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到年末临时搞突击的做法。提倡亲自动手,每天每周都要记事,及时整理,不断分析研究,直到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并征求大家的建议或意见。他认为,总结不应刻板公式化,年复一年一个模式,好的总结应该既是全体教师一年创造性劳动的概括,又是下一年工作的方向和借
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哪本著作
这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所有著作的评价,并不单指一本著作。
苏霍姆林斯基是的教育家。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相信人,相信每一个孩子是他的教育信条。他还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同时,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的实验学校之一。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既是一名教育科学家,又是一名教育艺术家,他所创造的教育之书,是一本教育宝典,书中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吸纳。
以《给教师的建议》为例,提倡个性化教育,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当你跨进学校的大门,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人的事业时,请记住:你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库,是一名专家,是一名心理导师,将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欲望和勇敢探索的火花。你更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请谨记,你手中还紧握着雕刻的刀子和利剑。把自己当作者,首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才能更有威信,并使学生们信服于你,其次,要热爱学生,爱护每个不同的孩子;后,信任学生,与学生做心灵的导师。
苏霍姆林斯基 写过什么名著?
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 其中较的有: 《给教师的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和青年的谈话》 《巴甫雷什中学》 《公民的诞生》 《年轻一代信念的形成》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我把心献给孩子》 《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育的艺术》 《给女儿的信》具体请参见百度百科“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失去的一天》《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不是弱小的》《公民的诞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巴姆雷什中学》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的艺术》、《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5-01-03 冲刺高考主题黑板报素材 冲刺高考的板报
- 2025-01-03 太原航天班高考分数线 太原的高考分数线
- 2025-01-03 渝北高考艺考集训咨询 重庆渝北艺术培训
- 2025-01-03 昆明市十四中2023年高考_昆明十四中2021年
- 2025-01-03 高考数学函数突破题目大全 高考数学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