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周期 泥鳅养殖周期多少天

泥鳅在吉林几个月能养大啊

般刚孵化出的鳅苗,体长约 0 . 3 厘米,生长 1 个月可达 3 厘米左右,再生长 1 个月可达 5 . 5 厘米左右。当年的泥鳅可以长至 10 厘米,体重 9 . 6 克以上,达性成熟。成熟以后的泥鳅其生长速度自然就会减慢(当年泥鳅的日增长速度在 5 月份时为 0 . 1867 厘米)。因此,泥鳅的养殖周期为 1 年。第二年的生长速度较年的慢得多,体长可长到 13 厘米以上,体重 50 克左右。据,泥鳅个体长达 20 厘米,重 100 克左右。

泥鳅养殖周期 泥鳅养殖周期多少天泥鳅养殖周期 泥鳅养殖周期多少天


麻烦采纳,谢谢!

泥鳅养殖条件,附养殖周期

1、养殖池:底质以黏质土或壤土为宜,淤泥厚度为20-30cm,池塘四周夯实,并在池塘四周修建防逃设施,上设进水口,下设排水口。2、水质:水体ph保持在6.5-7.2左右,氧气溶解量保持在4-5mg/L以上,氨氮含量不宜超过0.1mmol/L,不允许有存在。

一、泥鳅养殖条件

1、养殖池

(1)池塘底质以黏质土或壤土为宜,淤泥厚度为20-30cm左右,池塘四周夯实(水泥筑墙),并在池塘四周修建防逃设施(高出水面40cm)。

(2)池塘上设进水口,下设排水口,呈对角线,并在进出口处使用铁丝网围住,防止泥鳅逃跑。

(3)在排水口处修建鱼溜,面积大约为池塘面积的5%,比池底深30-35cm。

(4)放养前30天左右,池塘进行暴晒处理。放养前10-15天左右,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进水,并加入腐熟粪肥进行肥水。

2、水质

(1)水体酸碱度保持中性或者是弱酸性,以6.5-7.2为宜。

(2)一天之中,要求水体氧气溶解量至少有16小时保持在5mg/L以上,其余时间,水体氧气溶解量保持在4mg/L以上。

(3)水体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89.25-142.8mg/L左右,有机耗氧量在30mg/L以下。

(4)氨氮含量不宜超过0.1mmol/L,不允许有存在。

(5)水源干净且充足,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宜。

3、饲料

可用于投喂的饵料有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二、泥鳅养殖周期

1、泥鳅养殖是指将泥鳅苗养至每尾体重在10g以上的商品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1年左右,具体可以分为春季养殖和秋季养殖。

2、如果是春季养殖,一般在4-5月份左右放苗,第二年的7-8月份捕捞,所用的泥鳅苗为体长6cm,体重1-3g的隔年苗。如果是秋季养殖,一般在9-10月份放苗,第三年的2-3月份捕捞,所用的泥鳅苗为体长3cm,体重1-2g的当年苗。

3、泥鳅起捞方法:在须笼中放入适量炒好的米糠,然后将须笼放在投饵台附近或者是隐蔽处,将泥鳅引诱进须笼之中(捕捞率80%以上)。等到大部分泥鳅捕捞完毕后,外套张网放水捕捉。

泥鳅能活多久,有寄生虫吗

回答泥鳅在野外环境中,能活4-6年,也有个别能达到10年及以上寿命,目前养殖泥鳅是作为食品食用,一般人工养殖5-6月就能捕捞上市。泥鳅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多栖息在静水、水流缓慢的水域、淤泥中,是底层的鱼类,泥鳅生活在水底,在水中会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细菌和寄生虫,会通过水流存留在泥鳅的体表和体内。

求教泥鳅养殖问题,亩投多少斤鳅苗?大概产出多少斤成品鳅?大概周期多长时间?

恩,投放苗是跟产量有关的。投的尾数少,斤数少,产量没那么多的。成熟一般五个月。一亩地的话,产量高的,有六千斤,还有更高的,不过不提倡。

泥鳅的半年体重大概在每千克八十到一百条。亩产量一般在一吨到半吨之间,按体重算就知道要多少条小泥鳅了。还有说两吨多的,估计一般人达不到。一公斤泥鳅消耗饲料要一公斤半。一年可以养两批,一批四到十月份,另一批十到第二年四月份,自然产卵就只能养一批。

按你们的理念去养殖泥鳅是要亏的,:泥鳅没有那么高的产量,在合肥那进的苗,其实都是东北拉过来的野生泥鳅苗,因为气候关系长势非常之慢,第二;养殖靠技术,不是每个人都能按他们所说的能出产每亩几千几斤的,真正产量就在一千多斤 ,你投苗越多损失就越大,什么叫密度,懂不? 其实养殖泥鳅这几年确实是赚钱的。但前提是要看养殖户们是怎么去投入成本的,盲目是不行的不然要亏, 新手养殖 投苗密度要适当的稀一点。大概帮你们算了下;苗种加饲料大约在五千块钱左右。如果还有什么问题 你可以百度搜索 “嘉兴泥鳅” 陆老板会详细给你们讲解

泥鳅一年可以养几批?

一,一亩能养多少泥鳅苗

泥鳅行业里苗子主要分为两种规格,一是水花苗,一般一亩地下40-50万尾,苗源成本在1500元左右,下苗后四个月即可长成规格20-30条一斤的商品泥鳅。二是寸苗,一般一亩地下苗6-8万条,苗源成本在4000元左右。下苗后三个月即可长成商品泥鳅规格。

二,泥鳅一年可以养几批

严格说,一年就只能产一次。 每次的养殖周期在6-8个月,根据自己技术和大致的饲养时间,可以达到2年3次出塘。

三,泥鳅一亩的产量多少斤

自行繁殖泥鳅来养,亩产达到200公斤,就可以收入约6000元,扣除繁苗成本1500元、饲料成本2000元、租地成本1000元后可能也还会有利润,当然产量如果更高的话,比如达到1000公斤,利润就比较可观了。购买大规格苗来养,1亩投苗500公斤(苗种钱约1万3),养殖后出产750公斤(养殖120天,每天投料50-70公斤,饲料用去约1万元;按30元1公斤出售收入20元),仅扣除苗种成本和饲料费用,就已经亏本了。这是以增重0.5倍计算的,如果增重达到1倍以上,就可能有点利润。使用大规格苗来养殖,一般多数养殖者的增重在0.5倍至1.5倍之间(千万不要听卖苗的虚吹长多少倍)。

养泥鳅一年可以养几次

首先啊,泥鳅从4月份开始出苗,基本9月份结束。 然后饲养的话看你自己技术和饲料投喂,水源等等因素考虑了。 一般67个月左右能出商品鱼。。养几次,自己算吧

【养殖周期】泥鳅的养殖期一般为3-4月。泥鳅苗的规格、养殖方式等都是关系到泥鳅养殖周期的重要因素。

【】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沿岸的、日本、朝鲜、及印度等地,可食用、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