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语文猜成语 高考全国卷语文成语题

猜成语一个手一个脚

3、这张图有意思啊,就两个字“言”和“意”,不过“言”这个字就是堆起来的,像一个金字塔一样,“意”就显得比较孤单了些,很有意思,也很好猜,可以让孩子学习学习。(言外之意)

1.成语举手投足。

今年高考语文猜成语 高考全国卷语文成语题今年高考语文猜成语 高考全国卷语文成语题


今年高考语文猜成语 高考全国卷语文成语题


举手投足出自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仪表仪态。

2.近义词:

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3.反义词

难于登天、九牛二虎之力

造句 :

(1)汪曾祺《落魄》:“他抓紧机会,稳扎稳打,他知道钱是好的,活下来多不容易,举手投足都要代价。”

(2)实《白鹿原》三〇章:“黑娃言谈中开始出现雅致,举手投足也显出一种儒雅气度。”

(3)病句:上清寺是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2010年重庆语文高考试题)

参考资料:

毛手毛脚[máoshǒumáojiǎo]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máoshǒumáojiǎo]

毛:举动轻率。做事粗心,不细致。

出处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粗心大意马马虎虎

反义词

认认真真小心翼翼

扩展资料

举手投足。请及时选择满意回答,

举手投足

释义: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仪表仪态。

用法:修饰人,不修饰物。扩展资料:

近义词: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反义词:难于登天,九牛二虎之力。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形容轻而易举。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举例:我帮你这点忙不过是举手投足之劳,不必放在心上。

举手投足。请及时选择满意回答,望采纳~

妙手回春,一手一足,一手包办,一手遮天

手足无措,举手顿足

应该是 同手同脚,望采纳

一手一脚

成语﹕举手投足!?

措手不及?

看图猜成语

3. 百发百中

1、苟活人世

8、“若”字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出自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现;运有福而长今。”(若隐若现)

2、草木皆兵

3、画蛇添足

4、朝三暮四

5、开门见山

6、鸦雀无声

7、衣食父母

8、鱼目混珠

9、九牛二虎

九牛二虎出自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中文名

九牛二虎

出 处

郑德辉《三战吕布》

成语

[释义]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花费非常大的力气。

[语出]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反义] 举手投足。

[用法]含中性。比喻极大的力气或力量。一般作宾语。

[结构]偏正式。

[例句]

①她真是固执;我费了~才把她说服。

②我费了~;今年高考还是落榜了。

3.画蛇添足

7.衣食父母

8.鱼目混珠

9.应该是……九牛一毛?

只知道这些。

3画蛇添足

4朝三暮四

9九牛二虎

画蛇添足,朝三暮四,鱼目混珠

1:苟活人世,2:草木皆兵,3:画蛇添足,4:朝三暮四,5:开门见山,6:鸦雀无声,7:衣食父母,8:鱼目混珠,9:九牛二虎。

我觉得7应该是衣食父母

1篝火舞会 2草木皆兵 3 画蛇添足 4朝三暮四 7衣食无忧 8 鱼目混珠 9九牛二虎

第三个画蛇添足

鸦雀无声、鱼目混珠

一个手和一个脚猜成语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三折:“可不知怎么又生下我这样尖嘴缩眼,毛手毛脚,这等碜东西来。”举手投足

该成语释义为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其中一抬手对应一个手,而一踏步对应一个脚。同时包含手脚的成语即是举手投足。

举手投足出自唐代韩愈的《应科目时与人书》:“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仪表仪态。

应用举例:

造句 :

1.汪曾祺《落魄》:“他抓紧机会,稳扎稳打,他知道钱是好的,活下来多不容易,举手投足都要代价。”

2.实《白鹿原》三〇章:“黑娃言谈中开始出现雅致,举手投足也显出一种儒雅气度。”

用法:修饰人,不修饰物

病句:上清寺是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2010年重庆语文高考试题)

大手大脚

dà shǒu dà jiǎo

【解释】原指人手大,脚大。后多用来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赔的是说不出来的,那里又和太太算去。”

【结构】联合式。

【用法】第①义;一般用于女性。第②义;一般用于批评、劝阻或提出建议的场合。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近义词】挥金如土、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一掷千金

【反义词】精打细算、克勤克俭、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箪食飘饮、宽打窄用、分斤掰两

【辨析】~和“挥霍无度”;都可表示花钱没有节制。不同在于①~强调“不节省;随随便便”;“挥霍无度”强调“拼命挥霍;浪费。”②“挥霍无度”是贬义词;而“大手大脚”第②义含贬义;第①义没有。

【例句】家很穷;可1、这张图描绘的比较生动、形象,首先看到的一个“覆”字,然后见一盆水从“覆”上面泼下来,说到这,成语就呼之欲出了,很简单吧。(覆水难收)。他花钱却总是~的。

举手投足

解释: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手足之情

10个有趣的看图猜成语

出处:出自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成语,是语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小学考试会考,在高中高考也会考,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对成语的记忆,对成语的储备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孩子不愿意学习,感觉学起成语比较枯燥、没有趣味性,今天给大家带了“看图猜成语”,一张简单的图就是一个成语,有助于孩子提升记忆力和提升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快来让你家孩子试试吧!

2、图是由3个“竿”字和一个“太阳”组成,成语很简单,孩子们不思索的就能说出,非常适合和小学生一年级的孩子来猜,很容易就让孩子记住这个成语,并且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日上三竿)。

4、一张图由4个小图组成,4个小图合起来是一个成语,第1.狗急跳墙;2.草木皆兵;3.画蛇添足;4.朝三暮四; 5.开门见山;6.鸦雀无声;7.衣食父母 ;8.鱼目混珠;9.九牛二虎之力。(注:“九牛二虎”虽属四字,但不是成语。)一个小图是条小鱼,第二个小图是双眼睛,第三个小图是个卡通人,第四个小图是头可爱的猪。(鱼目混珠)

5、小学课文学过这个寓言故事,道理非常让人深刻,但成语的字比较难写,考试中会有很多小学生写错,聪明的你知道了吧。(买椟还珠)

6、下面这张图结合方位和具体字眼,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以让孩子记住方位,加上望和张,就脱口而出了。(东张西望)

7、“夜”字的一半,下面三个“更”。意思指深夜;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指当天23:00到第二天1:00这个时间。(三更半夜)

9、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出自元·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10、比喻人走投无路时能不顾一切地行动。出自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狗急跳墙)

高考语文考试成语有哪些?

18. 长虹贯日

高考语文考试中涉及到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4.朝三暮四

1. 安然无恙

2. 安步当车

4. 百年树人

5. 百折不挠

6. 半途而废

7. 包罗万象

8. 不厌其烦

9. 不可偏废

10. 不劳而获

11. 不胜枚举

12. 不同凡响

13. 不言而喻

14. 不遗余力

15. 不择手段

16. 才高八斗

17. 财源广进

19. 长驱直入

20. 长袖善舞

21. 乘风破浪

22. 出类拔萃

23. 春风得意

24. 初生牛犊不怕虎

25. 辞旧迎新

26. 大公无私

27. 大海捞针

28. 大器晚成

29. 大展宏图

30. 德高望重

31. 独善其身

32. 对牛弹琴

33. 多才多艺

34. 发扬光大

35. 翻山越岭

36. 方兴未艾

37. 放马后炮

38. 放眼世界

39. 分道扬镳

40. 奋发图强

41. 奋发有为

42. 奋勇当先

43. 风光旖旎

44. 风华正茂

45. 丰功伟绩

46. 敷衍塞责

47. 高瞻远瞩

48. 高枕无忧

49. 根深蒂固

50. 根据地

高考语文考试常涉及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考考点成语:

1. 毛遂自荐:自愿自己去做某项任务或担任某个职位。

2. 开门见山: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

3. 不可救:形容情况已经无法挽救,无法改变。

4. 一蹴而就:形容做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了。

5. 刻舟求剑:比喻人做事固执守旧,没有及时适应变化。

6. 画蛇添足:形容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7. 纸上谈兵:形容只在纸上谈论,没有实际经验。

8. 掩耳盗铃:比喻明知不对,还自欺欺人。

9. 人云亦云:形容人没有主见,只盲从别人的意见。

10. 自相矛盾:指自己的话或行为相互矛盾,不一致。

这些成语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常常用于阅读理解、作文和填空等题型,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考试。此外,还需要注意成语的正确使用和搭配,避免在语境中出现错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